课时作业(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解析】 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其次必须用于交换,这是判断商品的依据,二者缺一不可。因而舍去B,选C。A说法错误,D是自然界的声音与录制“声音”的共同点,故舍去。
【答案】 C
2.“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 )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③表述正确;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一般等价物并不一定是货币,故④表述错误,故选A。
【答案】 A
3.2014年8月山东泰山景区门票价格为127元/人次,这127元是( )
①商品的价格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商品的价值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 门票价格127元,是通过127元的货币表现该商品的价值,因而是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商品的价值,选①排除③。这里的127元是标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故④符合题意,答案为A。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