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历史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30 9:09:4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题: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者讲解、点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
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
【学习流程】
■问题引导(自主学习)
一、“市”的形成与发展
1.秦代: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         
 
2.汉代:“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 (商品交易区)“坊” (居民区)分离;      有9处正式的“市”。
 
3.六朝: “          ”形成(主要在江淮地区);
1)性质:乡村集市(2)特征: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自然形成、设 “          ”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1)“市”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束缚了商业的自由发展。
2)“      ”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3)“          ”比较繁荣;
 
宋代:(1)市”突破原先            上的限制形成繁华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2)“ 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备的           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二、 主要的商业城市
1.战国时期: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西汉后期王莽执政时期: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         
“五都”( 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的出现标志着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南北朝时期:商业都市有建康(南京)、山阴、襄阳等。
 
4.唐代:(1)                     的商 业最为繁盛;
2)广陵(今江苏       )“                ”。
 
5.宋代: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       )和南宋都城       (今浙江杭州)等都市商业繁盛;
1)商市繁荣;有夜市、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
2)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如相国寺庙会。
 
6.清代:        财富“甲于天下”。 形成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著名商业名镇。
 
 
 
■诱思讨论(合作学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并且在不断地发展;
2)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3)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4)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 进步,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5)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
 
 
 
 
 
 
■重点点拨(方法学习)
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及时训练
1.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可追溯到哪一朝代的法律文献(   
A.秦朝法律       B.汉朝法律      C.隋唐法律       D.明朝法律
2.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是在(  
A战国       B汉朝     C南北朝      D唐朝
 
 
 
3.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六朝时期;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述记载的出现和反映的事实是(   
A.唐都长安城市的繁荣景象B.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南宋临安成为新经济中心D.明朝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6.《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 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 交往有时间限制
7.古代中国早期城市的功能一般是(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工商业中心    D、宗教活动中心
8.在历史上 今扬州成 “雄富冠天下”、苏州财富“甲于天下”分别是在(  
A唐、清    B汉、唐   C汉、清   D唐、宋
9.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设置“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五都”不包括(  
A洛阳      B邯郸     C成都     D南京
10.下列各项符合明清商业发展状况的是(    )①晋商、徽商 等商帮出现;②都市中的商业 区已经相当繁华; ③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重要的商业城镇;④广陵“雄富冠天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中国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是:                             
    A            B 农         C           D
12、中国古代出现商业集中趋势的城市开始于:                               
    A 战国         B           C           D
13、在对外海陆贸易中,海外贸易尤为发达的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14、下列关于“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 出现于六朝时期   ② 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③ 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
④ 没有行政管理,自由交易         ⑤ 唐代形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15、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 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 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 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 随时可去相国寺购买珠宝
16、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的形成不迟于:               
A 汉代        B 六朝时期     C 唐代        D 宋代
17、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 益少。”这说明:               
A 农业经济发达,富裕地主增多 B 手工业发达,富裕者增多
C 商品经济发达,富商增多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课堂小结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