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原始社会的生活
〔材料一〕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①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②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恃君览》
〔材料三〕长幼侪居③,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④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
──《列子·汤问》
【解读】《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的文集,对研究先秦思想史尤其是法家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列子》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撰,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几条材料是关于原始社会的传说,显示了当时没有阶级和国家,没有私有财产,人们过着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生活。从考古发掘看,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极其艰苦,人的寿命也很短,如根据已发现的北京猿人人骨化石鉴定资料统计,当时约有40%以上是死于14岁左右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