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材料一〕(陕西华县柳子镇仰韶文化遗址)共发现陶窑6座,多系两、三个密集一处,容积一般较小,结构基本雷同,窑室平面呈椭圆形,直径0.8~1.5米不等,周壁平整,其中一窑壁尚残高40厘米,上端微向内倾,推侧顶部可能系半圆形,窑箅周围边沿有5~6个半椭圆形小火眼(箅孔),各眼依次相通,火门一般较狭小,火腔呈圆形,有2股火道围窑柱而与火眼相通。
──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分队《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2期
〔材料二〕在大汶口文化的若干墓葬中,有时随葬大量陶器,如山东曲阜西夏侯一号墓随葬陶器119件,其中有鼎31件,都42件;临沂大范庄17号墓随葬陶器85件,其中背水壶即有41件,瓶32件。同地18号墓随葬陶器76件,仅背水壶就有44件;莒县大朱村有一座墓中,单是高柄杯酒有103件。
──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
【解读】1.仰韶文化中陶窑的出现说明陶器制作已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仰韶文化的窑址已发现50多处。手工业的专门化,又不断给农业劳动者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制陶业是手工业中重要的部门。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随葬的陶器数量、品种都很多,说明死者可能是某种专业化的陶工,陶器是他用以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