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建国前夕经济全面崩溃
〔材料一〕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那里有许多投机商人,专门买卖银元、黄金、美钞。纸币一日间贬值数次。投机商人都知道附近各单位的发薪日期,所以经常乘机抬高银元价格。去得越晚,亏就吃得越大。换了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韩儒林《回顾与展望》,《南京大学报》1982年5月19日
〔材料二〕如果从生意人的角度来说,那几年我确实是赚了一笔钱。但是从一个搞实业的人来说,我们企业在那几年中几乎全部停顿了。因为当时只要生产,必定赔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机。
──《刘鸿生企业史料》(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材料三〕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倒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廿左右。同时还有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至于华北工业中心之天津,原有各业大小工厂五千家,去年经常保持全部开工的仅及百分之一,局部经常开工的占百分之四,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厂已陷停顿,其余百分之五十五均陷于半停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