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6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2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29 16:48:1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解读】张謇,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他受到甲午战后导致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刺激,于当年夏天,代湖广总督张之洞撰写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痛陈其实业救国的主张。
 
1.民族危机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论”主张产生的思想根源。2.实业泛指农、工、商业,重点则在近代工业,作者认为,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3.作者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只有工业建设才能“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地创造财富,因此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4.开发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张謇是清末提倡实业救国论的代表人物,这段资料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他的主张。他还提出过“棉铁主义”、发展外资等具体发展实业的措施。棉铁主义指以棉纺织业、钢铁业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形成民族工业体系。他还主张以合资、借款、代办等形式,利用外国资本解决发展民族工业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