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1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主标题: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备考策略
副标题:“双百”方针 的曲折与新生
关键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难度: 2
重要程度:4
重要程度:近年高考对本节内容考查所占比例较少,主要以 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内容:
考点 精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 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科学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2)“双百”方针的提出及概念: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上提出。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 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文学艺术领域创作出一大批新的文艺作品。
(3)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4)“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①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 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②“文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在全 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 、 旧风俗、旧习惯),样板戏一枝独秀,使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
(5)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作品的主要特点:①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②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央提倡双百方针,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第一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