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高考英语辅导:思维流畅靠“语感”

阅读:1068 次  我要评论(2)  收藏  2010/6/3 10:19:09
高考第一阶段英语听力(总分20分)考试已先期完成,即将到来的第二阶段高考英语,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总分130分。这两卷考试举足轻重,对整个英语考试结果影响很大,尤其是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对成绩更是起决定性作用。
乒乓球比赛靠“手感”,英语考试靠“语感”。答题时,要形成流畅的思维,不要总是停下来想语法,想考点。要把英语考试变成“调动语感”和进行“语言交流”的一个思维活动。同时,还要把平时训练所形成的答题技巧自觉和灵活地运用到考试中去。对于试卷中的不同题型,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技巧。 
1.单项选择:要仔细读题干的语义,不要一上来就往空上分别带选项。对于感觉不熟悉、不太清晰的题干,可以做一些变化,化陌生为熟悉。例如: 
Helen was much kinder to her youngest son than to the others,    , of course , made the others envy him 。
A.who B.that  C.what D. which 
可以先去掉“…, of course ,…”这个插入干扰,也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个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故应当选择D。 
2.完形填空:不要急于一上来就答题,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对语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当然这个感知是非常粗糙的,你只需要了解文章大致说的是什么事,涉及到谁,经过是怎样就够了。选择答案时,一定要捕捉好文章中出现的信息,找不到信息先不要盲目填入答案。做完形可以将全文多读几遍,文章会越来越清晰。例如: 
  Roberta appeared on the stage. She took a deep breath and began to  1 . Now she was Portia, a strong–willed  2  in Shakespeare’s The Merchant of Venice. The theater was filled with people. She was speaking with a power she had never before experienced, the words flowing  3  from her. 
1.A.sing B.dance C. speak    D. report 
2. A. member  B. actress   C. player   D. character 
3. A.weakly  B.rapidly    C. smoothly   D. slowly 
对于第一个空是开始“干什么”,可以先不要答。因为读到这个空时还没有信息。当读到“She was speaking with a power…”时,你才得到提示,故应当是C。第二个空后面出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你就可以判断,应当是“角色”,因此选择D。第三个空前面“with a power”,提示你选择C。 
整个完形填空的答题,都要采取这样“慢条斯理”的答法,才能求得准确的答案。 
3.阅读理解:首先要对阅读后的问题胸中有数,把题干读准,带着问题去做阅读。寻找原文中的答题信息时,可以将自己选择的答题位置做个简单的标记,以便看准,读透。 
4.阅读表达:从2009年首次采用阅读表达的情况看,语篇难度不大,提出的问题也都十分简洁、规范,很容易在原文中捕捉出答案。回答这部分问题时,主要是题目中的关键字要读准,答题的信息要捕捉得到。对于需要简单归纳和适当发挥的问题,不要写得太复杂,只要表达清晰即可。 
5.书面表达: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审题抓住题裁,不遗漏任何重要的要点。在写作时,要充分构思,从文章的结构,使用词句和连接语等方面进行思考。对于词的运用,要有高级词汇,如短语、“大词”、“巧词”,使自己的作文增加亮点。要尽量多地使用高中阶段学过的语法结构句(如定语从句)、特殊句式或恰当的修辞。运用过渡语,务必做到规范准确,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from my point of view,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等,不能出一点错误。 
英语考试最重要的,就是保证“一答”准确,它决定试卷成绩和答题效率。英语考试最忌讳“改来改去”。对于没有把握的题,可以先不落笔。一旦做出了选择,如果没有更充分的理由,也不要轻易更改。对于没有见过的词的用法或语法结构,可以借助第一语感。
     来源:天津网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08-08] 话题:家用小汽车普及问题 正方:1.应大力发展、加速普及。 2.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可提高生活质量,方便省时。 4.增加就业机会。 5.其他方面。 反方:1.不宜大力发展。 2.拥挤、堵车、不便宜。 3.噪音、污染、事故多。 4.修路占地多。 5.其他理由。 x7912059
  • [08-08] 能不能帮我写一篇作文 谢谢 运用一方来回答 话题:家用小汽车普及问题 正方:1.应大力发展、加速普及。 2.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可提高生活质量,方便省时。 4.增加就业机会。 5.其他方面。 反方:1.不宜大力发展。 2.拥挤、堵车、不便宜。 3.噪音、污染、事故多。 4.修路占地多。 5.其他理由。 x79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