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学的创新教育,应主要侧重于尊重和保护青少年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性和创造性。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行教学中,学生常拘泥于书本所述,被动接受信息。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主动、和谐、活泼的发展打下有力的基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里谈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正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面向”思想所体现的发展性、国际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是本次新课程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所以,它依然是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和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理论指导。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震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精心呵护”创新之花”。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条件。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课堂是民主平等的天地”、“没有学生不可以提的问题”等观念。如果教师以“师者”自居,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单一化、公式化、标准化,这样教师不当的目标观、质量观、方法观将对一个班的学风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就会被压制,创新灵感被扼杀。试想唐太宗若不说“进谏者不死”,会出现魏征这样敢于斗胆直言的一代名臣吗?若不是初唐政治清明,会造就李白这样敢于雄视千古,独挥一帜的诗仙奇才吗?若不是教师倡导课堂民主,学生会站起来跟老师辩论:“我看李世民并不好,他很残忍,竟杀害了亲哥哥李建成。”?(电视剧《新少林寺》剧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奉学生为“上帝”,课堂中要时刻保护学生敢于创造的积极性,像呵护婴儿一样,精心呵护“创新之花”。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陈述已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人云亦云,倡导认识多元化。教师在精心营造有利于滋养创新个性的空间同时,要给予学生发表已见的机遇,使学生有积极主动发展的时间。创造安全自由时空,使创新之花在适宜的土壤中成长。
二、利用人格力量,培养创新意识。
“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问题。
首先,人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敢于破旧,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是创新的基础。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他人的创新人格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使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马克思也曾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可见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人格产生着持久的、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善于质疑,学生就学会质疑;教师敢于标新立异,学生就敢于创新;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学生也会自觉地感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如果教师勇于更正错误的历史观点,学生就理解了什么叫“实事求是”的求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历史科学是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的思想。
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因素之一。教学中,教师如能大胆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勇于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尝试新颖成功的教改经验,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让学生在积极、主动中发展自我个性,这将对学生人格产生持久的影响。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最好运用。
最后,在历史教材的内容中,历史人物的鲜明人格特征也是教育的宝贵财富与源泉。在漫长的中外历史长河中,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科学家、发明家的反叛思想,超前勇气,探索精神,创造业绩等,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也是很有用处的。北魏孝文帝的寻求民族出路的改革,王安石的变法图强,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艰苦探索,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创,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图强,这些古今中外所有敢于开历史先河的不朽群像,则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不闪烁着一个民族的创新灵魂与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