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考数学加强基础知识整合 通晓思想拿高分

阅读:71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5/27 11:18:28

 

实践证明,在数学复习冲刺阶段,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做试卷,而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试卷,那是很难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绩的。那么怎样进行高考数学的冲刺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考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三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学习状态有四个层次
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与观察发现,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概念清、原理透、方法熟、思想通。
所谓概念清,就是清楚高中课程中的每一个数学概念,明确每一个数学对象的组成要素,并能运用它们进行思维判断;所谓原理透,就是对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公理、定理、公式与法则理解透彻,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判断推理;所谓方法熟,就是能熟练运用高中所学习过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所谓思想通,就是能正确运用哪些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与观点去解决问题。
明晰高考命题趋势
我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考试说明》和近三年的高考试卷,明晰高考数学命题走向。《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研究高考评分细则和考纲,就会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得分点,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备考。我们可以结合前几年的高考各科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方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也体现了考试中心提出的“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的思想。
加强基础知识的整合与系统化
对试卷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对课本上的题目熟悉了,对高考题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至少不会惧怕。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激活记忆,对着考纲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对于平时容易出错的要重点清理、总结;回顾疑点,对试卷中的错误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回顾前期学习时总结出的正确结论,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以往做错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应将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才能做到概念清、原理透、方法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完成读书由“薄—厚”到“厚—薄”的过程转变。
理解与把握数学思想方法
同学们要对课本例题、习题与模拟试题中所体现的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和应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及等价转化等重要思想进行深入体会和运用,才可能解出高考压轴题来。我们还要注意研究做选择填空题的技巧,在答题的策略性、合理性、正确性和迅速性上加强,不要把小题当大题做,必须掌握验证法、间接排除法、逻辑分析法、数形结合法、抽象问题具体化与一般问题特殊化等方法,这样考试时既能提高准确率,又能节省时间。
以实战心态对待模拟试题
平时模拟考试与训练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当然应试的策略要因人而异,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20多分钟,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4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都应认真总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最后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更有针对性。
     来源:网络  编辑:dongyil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