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常见误区(二)

阅读:275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7/15 15:30:17

 

二、案例教学法的误区分析
 案例教学法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些优势,信息技术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大胆将这种教学方法迁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组织过程了解透彻,致使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存在许多误区。
1.对案例的理解有失偏颇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的起点,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也称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具体来讲是指社会存在的、能够对教学中的基本理论或原理进行说明、阐述、分析以及引起争鸣讨论的行为或事件。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案例的理解有失偏颇。许多教师很随意的把一句话、一幅图片或一个问题当作案例,很少考虑这样的“案例”是否可以创设合适的情景、是否具备反映客观事实的内涵、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
2.完全混同于举例教学法
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教师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其实,两种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差异。举例教学法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在讲解理论时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说明理论;而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师生的分析、讨论、交流,旨在发现案例中所蕴涵的基本理论或原理。具体来讲,二者有以下区别:第一,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占据中心地位,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第二,案例教学法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举例只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第三,案例教学法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而举例主要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3]
3.不分内容滥用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本身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然而,目前的课堂存在滥用案例教学法的现象。信息技术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教学过程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考虑到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以及教学内容的需求。比如,对于一些技能性的知识,很难通过案例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如果为了理解一些基本概念、领会某些理论或者道德两难问题(比如盗版)、促进学生形成对一些问题的见解,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4.组织实施过程名不符实
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些情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了案例,但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把案例呈现给学生,教师不引导、不总结,甘做“甩手掌柜”;还有些教师把案例教学当作讲故事,招呼学生漫无边际的议论一番,并未把握问题的实质。这些情形集中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不了解。
5.评价环节缺失或不到位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她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4]然而,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及时、到位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但对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做评价;第二,教师只关注分析结果,不去考量学生的分析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第三,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偏颇思想;第四,教师点评、总结案例时,缺乏全面的分析。这些不足将影响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关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迥异的并且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迁移到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中,但如果教师对此不做深入的探究,实施起来很容易陷入误区。为了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功能,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课前:精心选择案例
要想在课堂上成功的使用案例教学法,课前对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教师在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做到有的放矢,案例的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此外,还要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
    (2)实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教师要多选用一些紧扣时代脉搏的典型事例作为关注点,这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3)趣味性。从案例内容来讲,趣味性是可读性的主要元素;从学生心理来讲,趣味性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所选案例应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
(4)难易性。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太难的案例往往使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进而丧失参与的兴趣;太简单的案例,不仅降低了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无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
2.课堂:周密安排教学
    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相对稳定的的操作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教学目的,周密安排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实时发挥组织者、催化者、引导者的作用,切实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展示案例,指导学生阅读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通过多元化方式将精心选择的案例展示出来,并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案例的展现力求引起学生的反应,唤起学生的自我经验。通过阅读,学生将置身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维的空间,这为下面的讨论、交流奠定了基础。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分析
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之后,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总体上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以案论理,切忌就事论事、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具体而言,要坚持“三结合”和“三有”的原则——结合案例内容、结合所提问题、结合有关理论以及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5]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3)集体归纳,回归教学内容
经过前面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亢奋状态,急需进行交流。这时,教师要安排学生汇报分析结果,并组织学生评议。之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讲解、释疑,梳理思维过程,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4)总结评价,提升学习水平
当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理论知识后,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式从阅读案例的能力、分析案例的能力、合作参与意识、思维拓展情况、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对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反馈,促使学生查缺补漏,自我改进;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创设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课后:及时进行反思
为了更好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后要及时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案例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师的组织是否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案例分析是否深刻;讨论氛围是否和谐;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创新、不足之处何在等等。这样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的属性,有助于教学经验的理论化。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