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宦官的称谓种种

阅读:165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2/3 16:52:10

宦官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下的特殊产物。作为阉人,他们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生理特征;作为宦官,他们又具有不同于普通官员的特殊身份。而且,他们长年生活在高墙围起的皇宫之内,终日侍奉着奄有四海并且神秘莫测的皇上,并与宫禁之外的民间世俗生活处于一定程度上的相互隔绝状态。这一切,使宦官成为中国古代宫廷中最神秘、最奇异的人群。正因其具有神秘性,人们才会对宦官形成不同的认识。这首先表现在史籍及世俗用语对宦官的众多称谓上。粗略统计一下,中国历代关于宦官的称谓竟达数十种之多,这在古代职官称谓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太监:本为古代职官的名称,至唐宋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那时,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高级宦官;充任太监的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清代,太监逐渐成为对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本意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通常人们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实仍旧是由而言的。东汉光武帝以后,宦官始成为被阉割后在宫廷中服役的男人的专称。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土。从此,宦官成为古代官方文书中对宫廷阉臣的正规称谓,历代正史为阉人作传,多称宦官传宦者传

腐人:也可称为腐夫因腐刑而得名。腐刑是古人对宫刑的另一种称呼。对于字,古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人在宫刑后身体腐臭不堪,所谓宫刑,其创腐臭,故曰腐也;二是指腐木不生实,《汉书·景帝纪》颜师古注曰腐,宫刑也。丈夫割势,不能复生子,如腐木不生实。

寺人:是对宦官的最早的称谓。它最初泛指宫廷内供使役的小臣,后专指经过阉割的宦官。关于它的来历,曾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寺人之得名,是因阉割后的男人,已如寺院中斩断情缘的苦行僧一般,故而以名之。其实不然,寺人的称谓早在西周时代既已出现,当时中国境内尚无佛教,更无僧人,因而也不可能存在两者类比得名的情形。究其根由,古代两字相通,《诗经·秦风》郑氏笺云:寺,又音侍,本亦作侍字。所以,寺人是因其内廷侍奉的职掌而得名的。

阉人:从生理上说,宦官是被阉割的男人,因而就有阉人奄人阉官阉尹之称。男人去势曰阉,阉本作奄。《周礼·天官冢宰》郑氏注曰: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阉,后因奄人多承担看守宫门之类的职役,故而为字。所以《说文解字》云:阉, 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封建士大夫又往往称宦官为阉狗”“阉竖

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因为太监,特别是高级太监最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为官者有些时候不得不依靠太监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借助大太监的权势往上爬,要是直呼其为太监,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称为公公,以示尊敬。

貂铛:本是汉代宦官官服配用的两种饰物。《汉官仪》云: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铛左貂;光武以后,专用宦者,右貂金铛。故后世以貂铛作为宦官的别称。。

除上述之外,宦官的称谓还有很多,常见于史载的如黄门、司宫、中官、中人、中使、中贵、中涓、内官、内臣、内侍、内监、刑余、熏余等等。

     来源:整理  编辑:qfsd274400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