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历史:材料选择题中的“史料分析”与“历史语境”

阅读:177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6/28 15:25:36

越来越多的材料选择题,呈现出了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命题人只是提供了名人关于一个历史现象的阐释,然后要求学生判断名人阐释背后“立论”的依据。面对这类材料选择题,正常的分析思路应该是:学生首先应从提供的名人论述中准确梳理出名人所持的基本观点,然后依据一定的“历史语境”,深刻剖析该观点,以加深对观点的理解。所谓的“历史语境”,即指与该史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提供的史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史料的“原意”或“本意”,避免望文生义,误读史料现象的发生。显然,历史语境在学生分析材料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历史语境,史料分析的结果就很有可能演变会“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说,这样的史料分析过程没有科学性而言,主观揣测成了史料分析的代言词。下面我们以2008年历史高考试卷中的两道材料选择题为例,通过简要的分析,以加深于这一现象认识的。

试题一: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第15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答案:C

很清楚,梁启超反对“科学万能说”这一观点,梁氏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即梁氏的立论依据是什么?如果让我以学生的身份解答这道试题,我会立即做出判断:在试题中命题人提供的材料不能给我答案,我要做的就是查找梁启超关于这一论题的其他论述,别无其他,否则我们没法知道梁启超为什么会这么说。

梁氏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大凡一个人,若使有个安心立命的所在,虽然外界种种困苦,也容易抵抗过去。近来欧洲人,却把这件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最大的原因,就是过信‘科学万能’。……近代人因科学发达,生出工业革命,外部生活变迁急剧,内部生活随而动摇。……科学昌明以后,第一个致命伤的,就是宗教。……哲学家简直是投降到科学家的旗下了”。而科学代替宗教和哲学的结果,便是道德的沦丧。“那些什么乐利主义、强权主义越发得势。死后既没有天堂,只好尽这几十年尽地快活;善恶既没有责任,何妨尽我的手段来充满我个人欲望。然而享用的物质增加速率,总不能和欲望的腾升同一比例,而且没有法子令他均衡。怎么好呢?只有凭自己的力量自由竞争起来。质而言之,就是弱肉强食。近年来,什么军阀什么财阀,都是从这条路产生出来。这回大战争,便是一个报应。”

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知道,梁启超的思路是:科学技术发展——宗教哲学衰落——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物质欲望增强——世界大战爆发——科学不再万能。但是学生并不了解《欧游心影录》的写作背景及其内容,因为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这不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点。学生虽然可以通过对一战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这一基本史实,但是这一史实与梁启超的“科学并非万能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在试题中是“读”不出来的。作为专业研究者的大学老师,自然非常清楚梁启超对一战的深刻反思,继而反思科学的功能。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却是一个知识的盲点——命题人提供的材料只能告诉我们梁启超对于科学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否因一战而起,学生从材料里是分析不出来的,命题人必须提供足够的与此有关的历史语境,学生才能分析出梁启超为什么这么说。

试题二:2008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I)第19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答案:A

题中材料的意思是:从1750年起的两百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材料中没有说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要想判断“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只能根据“时间”这一有效信息来进行。读道格拉斯·诺斯的著作可知,在这两百年中,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在美国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从事农业”;人口急剧增长,“1750年世界人口大约为八亿。1980年超过四十亿”。另外,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创立,说明经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各国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仅从试题来看,这些变化都可能作为诺斯提出“假设”的依据。因此,要想判断哪一个选项是“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只有阅读材料的原文。

诺斯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第十二章《工业革命的反思》第一节中写道:

现代经济史学家普遍认为,工业革命是把人类历史分开的分水岭。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被看作是十八世纪下半期开始在英国迅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的序幕。这种对于工业革命的偏见是容易理解的。历史学者们相信,开始于1750年至1830年之间的持久的经济增长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人类的情况在那短暂的历史瞬间竟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

那位“古希腊人”之所以“什么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理解”,是因为“在那短暂的历史瞬间”发生了许多变化。诺斯把这些变化简述为五个方面:人口争剧增长,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经济结构深刻变革,城市化大规模发展,技术变革连续不断。

什么原因导致了以上变化的出现呢?诺斯紧接着写道:

虽则上述发展是无可怀疑的,然而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开始的时间以及我们所谓的工业革命一词的含义,却一直是聚讼纷纭的话题。本章的论点是,工业革命是创新速度的一种加速,其起源可以回溯到传统年代(1750-1830年)以前。规定得更完备的所有权(不是象自由放任那种情况)改善了前一章所描述的那种要素和产品市场。由此而来的市场规模扩大,又引起更大的专业化和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设计了组织变革,结果不仅大大降低了创新成本,而且,同时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对发明的规定完善的所有权还提高了创新的收益率。正是这一系列发展为真正的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它将科学和技术结合起来)——铺平了道路。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的这后一种发展,产生了新知识的弹性供给曲线和以上概述的那些史无前例的发展。

为了正确地看待这一历程,我们必须首先回顾历来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和探讨技术变革的性质;而后,我们才能考察本章所确定的、构成工业革命的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相互影响的过程。

可见,在诺斯看来,导致上述五个方面变化的原因是:构成工业革命的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即管理模式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只有通过阅读诺斯这段论述,我们才能发现诺斯提出“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离开了这一历史语境,学生凭什么发现诺斯假设的主要依据?

上述两道历史试题中,命题人均没有提供材料分析所需要的“历史语境”,那么,学生通过什么信息来判断立论者的立论依据——梁启超得出“科学万能之梦”破灭的依据是什么,诺斯凭什么判断出“古希腊人”“不认识”现代的世界?没有充足的证据,只能靠学生“想当然”的猜测了。庆幸的是,学生的揣测结果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的推理思维是科学的、严谨的。这里我们没有责怪学生的意思,我们要清楚,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命题设计的缺陷。现在,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技术在这一点上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何成刚 沈为慧)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