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

阅读:25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8/29 9:09:05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

  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

  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评价:三省的最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元朝的行省制:

  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④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

  ⑤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军机处: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消极影响:

  ①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