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雪松
十面霾伏。
口罩脱销,医院挤爆。肺尖上的中国,嗅得到汽车尾气、煤烟粉尘的味道。
河北、北京等地,亮起了最高级别的雾霾预警。官方机构告诉人们,1月16日以后会来冷风,冷风来了,雾霾渐散。
肺尖上的中国,靠天喘气,靠风呼吸,那盏高悬的预警橙灯,就像一个“高度重视”的口号。挂灯的官方是无奈的,挂灯是一种姿态。看灯的民众是无奈的,他们可以睡觉时紧闭门窗,但他们没有练就“自强不吸”的生命。
这是一盏无效的橙灯,一个无效的姿态。如果说,60年前的伦敦,能够以精确到个位的数字,统计出一周内,因雾霾污染引发呼吸系统致1306人死亡,是基于对人的生存权利的警醒,那么,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无法期待把污染归为天气条件和风力不足的官方机构,能公布一个准确的数字,并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些天全中国有多少生命的病亡,与雾有关,与霾有关,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关。
这是GDP曾经一枝独秀带来的尴尬,这是曾经经济落后的中国图谋飞速崛起面临的尴尬。雾国之下,我们看到了表示高度重视的橙灯,没有听到落地有声的动静。十米之内,我们看不清美丽中国亲人牵手的身影,但那位手捧被公认为落后产能项目批文亲吻不停的市长表情,却深深印在我们的脑子里。
那是一张GDP崇拜的面孔,红头文件的批文,是政绩的奖状,是向上走的一纸通行证。谁能掂量得出,市长几度哽咽的热泪,将抵消这个国度在改善环境污染上多少的投入和努力?这纸批文,能在这片天空,堆积出多厚的雾霾?但是,这纸批文,当地一茬接一茬的官员,整整等了30年。
今天,我们一边在GDP膜拜的道路上狂奔,一边在预警的橙灯下等待一场风,就像等待一份天降红利。当放心呼吸已经不再是生存环境的基本保障,我们是否感受到GDP跑道上呼吸的沉痛?当GDP的指数,还没兑现成全面小康的红利,美丽中国,何时才能成为制度的红利,改革的红利?
能不能,我们暂且放慢奔跑的脚步,一起找回放心呼吸,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雾国之下,橙灯之下,我们等一场天风,不如催促和期待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一脚迈进全面治理环境的历史拐点。肺尖上的中国,咳不容缓,命不容怠。
在中国GDP的崇拜之路道口,再不亮起警示的红灯,再不竖起重新考核评估官员政绩的制度红灯、法律红灯,雾国之下,我们就有走进误国之途的危险。
GDP面前,什么代价,都没有生命和健康来得巨大。这是挂一万盏表示姿态的橙灯,都无法挽回的呼吸之痛,生命之重。(选自《钱江晚报》,2013年1月15日)
点析: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而肺尖上的中国呢?文章从频现的雾霾引发了这一问,在GDP的发展之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规范和法度,毕竟无论什么代价,都没有生命和健康来得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