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2014高考语文句子衔接题解题技巧

阅读:6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1/17 14:50:08
  作者:常宝泉
  句子衔接题是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高
  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3分。
  【真题感悟】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高考2013·大纲卷)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各处悬
  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层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D.③②⑥④①⑤
  【思路点拨】答案:C。六个空的标点符号都是逗号,主语应与上文一致,应把主语置于开头,只有③主语是“它”,应把③放在开头,排除A、B项。①有“中轴”,④有“中轴线”,⑥也有“中轴线”,④⑥应连在一起,④在前,⑥在后,①应在④之前,答案也能选出来。另一种思路,从首句看,这一语段的话题是介绍岳麓书院。首句先介绍了其悠久的历史,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介绍书院功能的句子,非③莫属;再接下来,就要介绍书院的总体格局,只能由①担当;接着是介绍书院的具体建筑,先说主体,就轮到④;接着由主体到部分,专说讲堂、斋舍,轮到⑥;再做一些整体概述,由⑤担当;最后说整个书院给人的感受,由
  ②完成,至此答案就顺理成章的选出来了。
  【技巧点拨】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
  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抓中心。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达一个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要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括句、总领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是抓准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大
  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个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可放在句尾。
  第二,抓思路。从总体看,句群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对照)、相承(顺承、层进)、相属(总分、分总)的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理清句序,要尽可能多地确定出相连接的句子找
  到句链。
  第三,抓暗示。可根据题目所给的文字和标点符号的暗示来进行分析和甄别。依据划线前面的文字的暗示,可以确定第一空的句子,还可以依据划线后面的文字的暗示来确定前面一个空的句子。也可根据划线句子的标点符号的暗示大致确定个别句子的位置。比如,划线句子中间有句号,可以据此确定紧接句子可能是带有主语的句子,而后,找带主语的句子根
  据前后内容确定句子的排序。
  第四,抓标志。可根据所给句子的一些标志来确定关系紧密的句子。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1.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关联词
  语是一一对应的,也有先后关系,从而确定上句和下句。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如“换句话说”,表示前后是等位关系,位在后;“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并列、相反或相对关系,位在后;“总之、总起来说、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等”表示对前面的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位在最后。“所谓”表解
  释,位在后;“例如”表举例,位在后。
  3.表示序数或主次轻重关系的词语。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再次”根据
  主次轻重来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
  4.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这些句子应是紧密相连的,也能确定句
  子的先与后的顺序。
  【真题试做】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
  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2.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海面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像森林呼啸
  A.②⑤①④③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D.⑤①③②④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真题试做】
  1.答案:A。解析:所给的四句,主要联系体现在意蕴上,这是一种内在的联系。这四句都是写室外的见、闻,那么“窗外”一词极有可能就是由所给定内容(室内以书为友)到要求排序内容(室外景象及感受)的过渡。可初步确定③句为首。③句与①句皆为所见景象,应连在一起;②④句皆为感受,应在其后。④句开首有指代词“这”,而内容与“所见”直接相关,自应放在③①之后;②句写听觉,是对视觉所体现感受的进一步深入,可放在最后。
  2.答案:D。前语境的落脚点为“像大炮轰发”,与①“人声嘈杂”不吻合,排除C。与②“人的长叹或呜咽”也不吻合,排除A。③“以至完全寂静”肯定不行。④“再后来……”和前语境的“有时……”不吻合,排除B。只有⑤“像森林呼啸”和“像大炮轰发”句式相同,⑤①连在一起,另外“有时像大炮轰发”与①句式相同,故⑤①②连在一起,所以选D。④“再后来……”正好放在最后,“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和后语境的“海风狂卷,海涛怒
  立”正好吻合,证实必然选D。
  3.答案:D。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统观这几句,除①②⑤外,③⑥两句不适于作首句,因为分析问题总要有问题在先才行。这样,经过简单的定性与归类后,选项便只剩下B、D两项了。然后连缀排列顺序。根据②句中代词“此”和转折连词“却”,可以断定②是下句,“此”所代指的是④,必接于④后,即④②;根据①和⑤两句中的关联词“一方面”,可断定①⑤连在一起,再⑤句有“则”,所以断定①在前,⑤在后。这两句的顺序应是①⑤,并且①对②中的“不同景观”进行解说,然后③句“问题”是针对⑤而提问,⑥句指明原因,所以⑤③⑥连在一起。D项符合提出问题(④②)——列举现象(①⑤)——指明原因(③⑥)这一思路,因此,D项正确。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