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玮
一、晏殊其人及其词的特点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7岁能文,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侍读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身为太平宰相,一生志得意满。
此人文学才能很高,有诗文集240卷,佚。词名《珠玉词》。约有130余首,其中一些作品又互见于冯延巳、欧阳修、晏儿道集中。
其词大多是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有的是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是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内容较为贫弱,但在这些传统题材中,他能脱尽花间词派的脂粉气,以清新之辞写男女恋情,以闲雅之笔写富贵气象,而且在词作中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哲理体悟,努力展现出词人幽密深邃的内心世界,使其词作赋予了更为浓厚的士大夫气,显示了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进一步转化。
晏殊的词特点:
(1)雍容典雅,体现出浓重的富贵气象。一生圆满幸福,具有真富贵的生活,又具高雅脱俗的情趣,发而为词,多富贵之语,和平之音。
(2)温润秀洁,风格俊美。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宛转和谐。集名《珠玉》,珠圆玉润。刘熙载《艺概?词概》:冯延已词,晏同叔得其俊,永叔得其深。
(3)意境浑厚,情中有思。他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捕捉一刹那的情景,并深曲细腻地表现出来,也善于即景传情,构造出浑然天成、幽约深婉的词境。表现两方面:首先,一般处于晏殊优越的生活环境,往往“昼短苦夜长”,沉游于享受中。而晏殊不同,不少词中常潜伏一种忧郁、骚动不安的情绪,表现了诗人那种于“圆满”中深感不圆满的诗人特质,显示出不同凡俗的深思性。其次,不囿艳情本身,不仅“一寸相思一寸灰”,另有一番情思深蕴。不愧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二、晏殊名篇鉴赏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重。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幽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对春意阑珊的惋惜,抒发了他轻淡、幽微的富贵闲愁,但本篇作品并不同于一般的伤春怀人之作,它在情意缠绵中又传达出深沉的哲理思索,体现出人生有限、时间永恒的况味。
2.此词的艺术特点:
(1)此词舍事取情,舍形取神,将情、景、理融为一体。这首词虽是怀人之作,但并未透露出这种情感的本事背景,通篇无一字着实所怀之人,而是以小园的暮春景色来渲染作者心中无限的旧欢新怨,可谓是情景交映;更为难得的是词中还渗透着一种澄澈圆融的理性观照,创造出情中有思的意境,这样就使伤春怀人之情升华为具有永恒意味的人生感触,可谓是情融思致。
(2)此词工于造语而又不见斧凿,语言精美而又清新明丽。尤其是“无可奈何”二语,寄闲情于景物描绘,寓工巧于自然浑成,属对精致,若随手拈来,却珠莹玉洁,为“天然奇偶”,同时这二语又具有象征意蕴,使得词的境界幽深,耐人咀嚼,极富艺术感染力。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晚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抒离别相思之情。时间:夜到晓。地点:室内~室外~楼上。上片:抒情主人公在清晨时对室内、外景物感受,由此衬托出长夜相思。下片:写主人公一夜相思后,清晨出闺房登楼望远。
这首词以一个闺中少妇的口气写离别相思之苦。上片写少妇在清晨对室内室外景物的感受。菊花笼罩着烟气,而似有愁,兰草沾上露水,而似哭泣,既是眼前景,又含主人公之情。由此引出少妇处境的描写:罗幕抵挡不住秋天寒气微微透入,反映了独处空房之少妇对节侯的敏感。而触目所见呢?梁间燕子比翼双飞而去,燕子双飞,比喻夫妻双棲双宿,而反衬少妇相思之苦。所见之景不仅有燕子,而且有月光,明月不知少妇离恨之苦,斜斜的月亮一直从夜里到清晨穿过朱门。整个上片以菊、兰、罗幕、燕子、明月,反反复复地烘托出少妇的离愁别恨。下片翻近一层,写少妇走出卧室,登楼远望,进一步表现情。秋风吹掉了树上碧叶,扫掉了登高望远的障碍,于是少妇独上高楼,眺望远方的丈夫,但是哪能看到丈夫呢?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寄信,然而山长水阔,丈夫在何处,连书信也无由寄达。下片以登楼、远望、寄信等行为层层递进地表现少妇由渴望到失望的心曲。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婉约词。(来源: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