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语法的意识

阅读:96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1/17 9:20:26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教科书是以语法项目(grammar)进行编排,老师则以枯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对学生整体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新的教科书已以话题(topic)的形式进行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其理念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对语言知识死记硬背的困扰,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转换(由字、词、句语法教学转变为侧重于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教材编排的改变(由传统的按语法项目编排改为按话题编排)高考试题的改革(由重语法转变为重语篇)和部分师生的一些错误的观点(:以为记几个单词,套几个句型,就是侧重语言能力学习),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有被淡化的趋势,许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少提或不提语法, 学生对各种语法现象知之甚少, 有的干脆不懂语法, 在语用过程中语法错误五花八门。笔者认为,语法本身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与概括,是对功能和句型的进一步深化,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足球队员没有足球规则意识,那么即便他有再高的足球技术,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因此,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法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法意识是语言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运用者凭着对语言职能、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语言运用的浓厚兴趣而形成的在语言活动中一种理论自觉,是语法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
    对语法的理解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模仿,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化为有意义、有目的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有其特定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在语言规则框架内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而外在的形式则为运用语言规则,组织语言作出书面或口头的反应,也就是说语言的运用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并运用语言,而理解语言组织规则是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并不是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语法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语法情景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不是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要更多地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敏感性和语法运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得到体验,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就可以稍加点拨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这个语言点深深地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  
    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语法意识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借助母语语法,激活学生的语法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已有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英语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求异存同,找出两种语言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相同与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作不恰当的移植。例如:在讲述句子结构时,完全可以借鉴汉语中的有关句子结构的语法知识,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基本上和英语中的句子成分大致相同,老师所要做的只是讲清中英文中的不同之处,我们语文中所谓的谓前状语谓后补”(即谓语前是状语成分,而谓语后是补语),但汉语的补语却相当于英语中的状语成分;而英语中的补语成分是指主语或宾语的补足语。如:“我们生活得好。在这个句子中,“是作生活的补语,而翻译成英语则成为:We live well.句中well则是状语。We made him our monitor. 句中our monitor是宾语him的补足语,而译成中文则是:“我们让他做我们的班长其中我们班长他做我们班长这个兼语式中做的宾语,这种现象又类似于我们英语中的宾语从句。
    2、运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法技能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语篇)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语篇)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单个的句子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What a day it is! 这是个感叹句,可这个感叹句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说:What a day it is! I can’t go out and only stay at home. It’s really boring! 显而易见,这里What a day it is!是指天气有多么地糟!”;可在下面的语篇中:What a day it is! The sun is shining; the birds are singing and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It’s really a good time for outing. 这时What a day it is! 是指天气有多么地好!”
    同样,只有进行语篇教学,才能对语篇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句中事与事或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句子结构、省略句和晦涩句的全面、正确理解。借助语法分析文章中,才能正确理解所阅读材料,获取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达到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学生重视掌握英语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SVSVCSVOSVOOSVOC),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复合句的结构,那么他们就可以运用语法技能,分析理解这句话,学生的理解长句、复杂句,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
    因此,语法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句训练,那只是语法技能的即席反应,我们还须将语法技能放在不同的语篇中加以运用,进一步得到体验。具体地说,即将该语法技能放在语篇中的诸多语法群中加以选择,流畅输出,得以证实。
    3、创设语言情景,培育学生的语法体验
    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输出,也就是进行交流(包括口头或书面的),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语言情景(学生感兴趣的、容易表述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才能让学生尝试着所学的进行有效的输出,学生体验英语学习成功的兴奋,让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语法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技能,或对课文中某一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描述。这时候,新学的语法技能融合到众多已学到的语法能力中去并成为其要素之一,如此循环往复,使语法知识、技能和能力螺旋上升,达到自动化的境地。如:我们在时态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情景:小明和小华在谈论他们的好朋友小林的事,小明告诉小华,小林生病住院了,而小华不知道,但他表示课后去医院看小林。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以下一段对话:
    Xiao Ming: Hi, Xiao Hua. I hear that Xiao Lin is ill in hospital.
    Xiao Hua: Oh I am sorry. I didn’t know. I will see him after school.
    在这段对话中,小华所说的涉及到了二种时态,一种是一般过去时(I didn’t know),是指在小明告诉小华前他不知道,所以应是过去时;而另一个时态则是一般将来时(I will see him),是指小华在放学后将要去看他,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用be going to,因为be going to 表示计划好的、打算好的”,而在这里,显而晚见,小华事先并没有计划,这纯粹是一个一般将来时。
    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强调通过情景操练语言点、语法点,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
    4、注重语言输出,化学生的语法意识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cognitive),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循循引导,积极鼓励,多加表扬,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一种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这种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因为有该语法概念作为内核,因此可以使学生的语法意识(不是语法知识)得到体验。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 (awarenss)的成功体验便越深刻。等到这种成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对语法规则或用法(usage)上的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深层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法意识,并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当然,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并非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死抠语法作为知识点,教师根本无须对语法概念纠缠不休,而作为学习者,从外部的语言输入中,分析、理解并掌握这种语言规则是第一位的,而且在初始阶段,这个过程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然后才是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实际这个观点可以用个体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来佐证。不管是先天习得论还是相对应的后天学得论,两者都认为个体在语言环境中具有对输入语言进行分析、理解并从中发现语言规则,运用语言规则进行语言活动,最终固化为语言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教师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必要去反思和探索语法教学,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解决语法概念抽象难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