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阅读:201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2/23 14:10:35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一同存在,一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的种种遐想。诗人分明独酌,却偏出三人,愈形其独;但诗人并没有被孤独击倒,而是以其特有的超脱高呼“行乐须及春”,并浪漫地与月结无情之游。这是一种丧我同物的宇宙意识,这种意识本是老庄思想的延续,不过由于李白将月亮作为哲理的凝聚点,表现主体与明月在精神上的契合,突出诗人超越现实、向往永恒的渴望,使诗歌于哲理中又洋溢着浓郁的自然情韵。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无情与有情、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光辉。

应该说,李白是以多种风姿生活着的。有时他是一个五岳寻仙的道士,有时是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人,有时是“一饮三百杯”的酒徒,有时是“杀人如剪草”的侠客,甚至还有许多消极、颓废的倾向。但无论是哪一种,李白的人格基本特征是不变的,那就是浪漫超脱。如前所说,月亮世界里的李白正是因为自身的浪漫性、超脱性,才克服了现实社会的沉重感和自身的孤独感,使他既沉于世又能出于世,如月一般圆润。

三、探寻诗人“恋月情结”

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来源于他的“恋月情结”。这种情结的形成,既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又与李白独特的心理倾向有关。

从文化史学的角度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天地六宗信仰体系中,月神是作为天宗之一享受祭祀的。至秦汉以后,民间就有的拜月风俗,显著地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另外,由于月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民间流传关于月亮的传说,将月亮进一步神化,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月中玉兔”、“月中蟾蜍”等等。

这些神话反映了远古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有意思的是,传说中的月神总是作为一个完美而又纯洁、具有万般柔情的女子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月亮出现在夜晚,晶莹澄澈,与太阳相比属阴;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母性的向往与怀念。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过多的动荡不安使人们疲惫不堪,人们便更多地把追忆和怀念留给远古母性社会,赞美一个消逝的社会的温馨与柔美,这便导致了阴柔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在精神上不断回归,追求阴柔美的月亮式文化精神,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的太阳神精神相对立的柔性氛围。所以,月亮便成为人类崇拜的原始女性的象征意象。

这一系列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诗人李白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所以,当他失意、落寞时,月亮就成了他的精神家园,诗人与月的对话由此开始。诗人通过诘问月亮以人事,达到对人生、社会、宇宙的透悟。

其次,李白的恋月情结和他的心理倾向也有着密切联系。

李白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兼有游侠、酒徒、隐士、道人等的气质或行径。一方面,他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考,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返于自然、追求自然的思想给李白的影响尤为深刻,有时,他甚至将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而且,李白曾企图通过学道来树立声誉,他先后与元丹丘、孔巢父、道士吴筠隐居,并终因吴筠推荐而入仕,加之李唐王朝对于道教的推崇,李白自不免深受道教的影响。因此,最终导致诗人跌入“恋月”怀抱的正是他思考形态中强烈的道家思想。虽然,作为中世纪士子文人当政的需求会使他将儒家思想摆在优先位置,“但在其个人自觉以下的感受与情念方面,李白是将道教思考置于优先的”。由于道家思想追求主体的不老不死性、飞行迅速性、超俗性,以及认识的相对性如“有无相生”,这就形成了李白的独特的心理倾向:超空性和非固定性。

由于月亮亘古永存、普照四方,这和人的行为的有限性、人生的短促性相比,月亮具有超越时空的固定性格,这正和诗人内心心理倾向相契合,所以,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士宫里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昨晚西城月,青天垂玉钩”等等。其次,由于月亮高居空中,遥不可及,加之月亮的形状,或皎洁如玉盘,或弯曲如吴钩,这种阴晴圆缺的变化,也体现了一种意味弥深的形式美,更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具有非固定性。这也同诗人的心理倾向相吻合,月亮盈虚消长的非固定性引起了诗人的共鸣。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天端”“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素华虽可挽,清景不可游”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使他不顾一切,全身心地去拥抱明月了。

    综上所述,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诗人与月融合同构,因为月,诗人创造了一个迷离浪漫的境界;因为月,创作主体的浪漫气质散溢着清辉。李白和他的月亮诗如空中吴钩,传递着人间(包括诗人)的脉脉情愫。

     来源:网络转载|www.jb1000.com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