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学法指导 >  阅读文章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阅读:52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2/21 10:40:3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善教者,必善问,以问题驱动教学。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探究。
案例一: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为例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
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是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是抬不起头挺不直腰?
是喋喋不休只为控诉对方的不义?
是从此让耻辱的心态主宰全部生活?
还是我们另有选择,冷静反省自己的不足,认真学习对方的长处,愈挫愈奋,勇往直前?
        这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设问会把学生带回到历史现场,使学生处于思维高度紧张的状态,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效益就达到了最大化。鸦片战争对于学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提供了这样一次反省民族、认识自我的机会。
        好的问题往往含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如果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课堂观察受到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制约;同时,也受制于学生的参与程度。
案例二:
鸦片战争失败了,甲午战争失败了,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同学们请看鸦片战争时双方的武器装备,清军同英军相比是有很大差距,但英军有枪有炮,清朝当时也有火器、火枪营,且海防、江防炮台遍布,英国有战舰,中国也有战舰,只不过英军的武器装备质量好一些,射速也高一些,但并不存在“代差”,清军根本没到无法作战的程度。如果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武器装备比较差,那有了坚船利炮是否就一定能够战胜外敌呢?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又给中国人上了永世难忘的一课。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当时中国的整个国势并不比日本弱,北洋水师则堪称亚洲第一,舰队的规模和舰艇的防护能力、火力及航速等均超过日本舰队,“镇远”、“定远”两艘战舰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铁甲舰。
        既然不是武器装备的原因,那是经济实力衰弱的原因吗?请同学阅读史料:甲午战争时,清政府的年收入是日本年收入的1.5倍!1872年,李鸿章主持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直到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政府的总年收入才八千万日元。
        既然不是经济衰弱的原因,那是清朝官兵民众贪生怕死不抗争的原因吗?
        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再到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抗争,从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是农民的抗争。我们再来看: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视死如归,义不独生;“经远舰”管带林永升一舰敌四,为国捐躯;“定远”铁甲舰中敌鱼雷后自行炸沉,管带刘步蟾亦自杀殉国。海军提督丁汝昌义正辞严拒绝了日军的劝降,于1895212在绝望之中含恨赴死。北洋水师千余将士魂归大海!
在这些耻辱的战争中只有他们为民族争得了尊严!
        同学们,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武器装备的原因,不是经济实力的原因,不是广大的官兵民众贪生怕死不爱国的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看史料:国难当头,慈禧太后竟然挪用军费准备她的万寿庆典,难怪有人送这样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当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寿诞看得比民族的兴亡还重要的时候,这个王朝离衰亡的日子还远吗?!
        再来看:辛丑年议和的诏书,诏书中竟然扬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当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把江山和主权拱手送人而不以为耻的时候,这个王朝离衰亡的日子还远吗?
        同桌之间讨论后,教师总结: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败!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这个案例所用的教学策略就是步步为营“挖陷阱”,问题的设计层层设疑,抽丝剥茧,一步步拷问着历史、撞击着心灵。教师因势利导完成探究活动。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go0722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