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阅读:463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12/14 20:27:41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现在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资源做了这样的界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那么,究竟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几种常用课程资源的看法和认识。

一、教材资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材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的正文、小字、图片、阅读与思考、名言警句、知识链接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如岳麓版必修一《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的知识链接,讲的是《罗马法遗产在今天》,引导学生看这个小文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加深学生对罗马法作用的理解。

整合模块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这一单元共有四课,依次是《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在教学中我把内容整合为整合为两块:一是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一是建国后中国外交。把《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移到最后讲,这样做更容易使学生形成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清晰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整合,教学中还可以进行不同单元之间、不同模块之间的整合。

  现在教材是“一标多本”,有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等多个版本教材,教材又分为必修、选修,必修中很多课都能在选修中找到对应,教师备课时可以一本为主,多本参照。比如讲必修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始皇帝与三公九卿”时,可以参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千古一帝”秦始皇,使学生建立对秦始皇的完整的印象: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广建宫殿陵墓,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当我们远眺群山的时候,不要忘记身边的风景。让师生人手一本的教材发挥最大效益,为教学服务。

二、网络资源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带给我们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如讲选修一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时,可以用“计量史学”研究法,用数字描绘北宋社会、分析北宋社会问题。先让学生分组,分别上网查询宋代GDP占全球的百分比、军人增长的数量、官民比例、与辽夏金战争的数量及结果,上课时同学们展示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用数字揭示出社会问题:北宋在当时世界上是一个“超级大国”,但存在着“三冗两积”的局面。

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对国内外时事非常关心,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课时引入时事资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可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进行德育。如讲1929---1933年大危机、中国外交、中国改革开放时,都可联系当今世界经济危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此时中国突遇表扬潮。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和平崛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历史教学强调“论丛史出、史论结合”,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大量的史料带进课堂。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多媒体课件可以引入图片、视频,图文声并茂,直观形象地再现当时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如讲必修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时,可以引入《秋菊打官司》片段,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在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三、家庭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家庭资源有利于学生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教学中可以利用家庭里的照片、实物等物质资源,使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历史。如讲必修二《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把90年代以前的照片找出来,按时间排序,看每个时期人们的服饰、发型等有什么变化。有些发黄的40年代的老照片展示的长袍、旗袍、女性长辈的小脚等,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家庭里还有家长、亲属等人力资源。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学生不易理解,可以让学生回家询问长辈,了解当时的情形,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左”倾错误对经济的破坏,增强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可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认识。

四、乡土资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蕴含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这是学生身边的可以眼观手触的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培养学生考察和探究的能力。如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国古都,历史遗存很多,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双休日游稷下学宫遗址,让学生把所见所感记下来,课堂上交流,老师引导分析稷下学宫设立条件、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作用。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学生不仅对稷下学宫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也加深了对战国时期社会大变化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历史课程资源除了以上所述外,还有教师、学生、社区等资源。不是缺少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历史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全面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来源:教学资源网|www.jb1000.com  编辑:wangpe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