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课改新论 >  阅读文章

扬长避短,巧用多媒体为历史课堂增色

阅读:223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5 20:38:53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分析能力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该放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只有设计的提问点亮了思想,点燃了思考,才能在历史学习中与古人“对话”,实现思想的交流与互动。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是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学生常常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的结论,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精心选取的史料,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能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启迪,激活学生闭塞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如在讲《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两则史料:“凤阳地多不打粮,磙于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如此对比强烈的花鼓词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安徽凤阳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起来,开始主动地分析思考,对于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内容也变得容易很多。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创设德育情景,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德育素材,历史教师的使命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空洞直白的说教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呈现生动的画面,播放感人的音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从而自觉地接受熏陶。
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时,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再补充文字材料介绍邓世昌的英勇事迹: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这样就使黄海海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脑海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导致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禁毒教育。而林则除为了民族的利益,不畏强敌查禁鸦片,将230多万斤鸦片付之一炬的“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振奋。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时效
人类历史犹如一条涓涓细流,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流过现在,奔向未来。古今中外的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主要依靠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汗牛充栋的史籍。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师教学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即可便利地运用网络中的共享资源,使大量的文字、图像等资料经过有效整合,融入课堂教学,直接传送给学生,让学生视觉、听觉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扩大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大了信息容量,提高了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速度,使课堂的每一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一些文字较多的历史材料也不可能用黑板显示出来,课堂练习由于时间关系也常被忽视,课下学生的不重视使得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巩固,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知识的掌握。面临考试时学生更多的是习惯死记硬背,导致学的苦,记的累,考完就忘。究其原因是,课堂听课效率不高,理解不深刻。而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弥补这些不足。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