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2012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

阅读:363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6/13 8:42:12
2012年江苏高考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五个年头,高考化学的题型和题量已基本稳定,试题凝练简洁、表述清晰,设问简明,题干阅读量小,考生答题时间相对充裕,使今年高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正向着既能为高校选拔具备继续学习潜能的学子,又能发挥命题对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的方向上努力。在考查重心上,试题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的要求,注重了对考生理解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减少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考查。试题在解读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资源和考试说明等方面似乎比往年都要做得好,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今年高考江苏化学试卷总体特点是: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贴近实际、简约朴实。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原则。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实验探究能力。如17题寻找流程图中的信息,设计物质的合成途径,19题的实验题NO2和NO体积比不同产生何种影响、20题据图像分析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较宽,基本覆盖了中学化学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常规热点和难点题型,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阿伏加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热化学、有机结构与性质、电化学、化学平衡(图像)问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等内容,试题加大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化学试题的设置依据生产实际,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闭门造车,试题内容尤其是II卷填空简答题,涉及生活、生产、环保、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实际是本年试题的又一大特点。如16题亚硝酸钙的制备,涉及环境保护、生产条件优化、物质的循环使用等。
近三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
题号
2010
题型
2011
题型
2012
1
单项
选择
14分
化学与STSE
单项
选择
20分
化学与STSE
单项
选择
20分
化学与STSE
2
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
3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元素化合物性质
离子共存
4
元素化合物性质
离子共存
化学反应与能量
5
NA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
元素化合物性质
6
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基础实验及操作
7
基础实验及操作
基础实验及操作
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
8
不定
项选
择题
28分
化学原理分析
NA
NA
9
有机结构与性质
元素化合物性质综合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0
基础实验及操作
基本理论内容综合
基本理论内容综合
11
电化学
不定
项选
择题
20分
有机结构与性质
不定
项选
择题
20分
有机结构与性质
12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
13
元素周期律
物质制备与性质基础实验
物质性质实验与结论
14
化学平衡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化学平衡
15
非选
择题
78分
物质制备与提纯综合实验
化学平衡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6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非选
择题
80分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非选
择题
80分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17
无机理论题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与合成
18
信息理论与计算结合
电化学与计算结合
物质组成分析与综合计算
19
有机推断与合成
物质含量测定综合实验
物质性质相关的综合实验
20
化学计算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
化学反应与能量综合
21
物质结构与性质
或实验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或实验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或实验化学
虽然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试题题型、题量甚至分值分布都趋向稳定,但今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在实验探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上似乎又有所加码。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已基本保持稳定。
2013届高三化学复习,我看要少做难题、偏题,“少挖坑”,多在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等的广度上下功夫,“广积粮”。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检测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rongerkl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