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学法指导 >  阅读文章

理科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65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5/21 16:57:01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其中的内容与数、理、化、语、生、政、史等学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普通中学的教学中,通常把它归为文科一类。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地理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散,学起来很吃力。事实上,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在各种各样的知识点之间,总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而正是这些知识点间的联系,使我们可以充分的运用理科的教学思维来进行地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轻松、愉快的学习地理。
那么,该怎样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理科思维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
一、从理解角度加强记忆;以具体实例深化效果
在理科学习中,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把书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有兴趣的进行学习。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取相似的方法利用实例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使学生能从理解的角度去掌握知识。
譬如,在地理必修课本(大纲版)的下册第五单元中,讲到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的成因,学生往往只在心里有个模糊的概念。此时,我们可以先解释地域性的含义:指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然后引用三个实例来说明地域性特点的成因。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小麦,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农业生产活动存在着差异。从这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同在我国而种植作物不同,主要的原因是南方水热条件比北方优越。
我国有水稻种植业,美国也有水稻种植业,但我国是小农经营,而美国是采用大规模旱地直播技术。为什么同样是水稻种植业,但耕作方式不同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由于中美两国,经济技术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
同样是在美国的中央大平原上,分布着的商品谷物农业,却分为小麦区和玉米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是政策鼓励农业专业化的结果。
至此,导致农业生产活动地域性特点的成因已经很清楚了,主要是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水热等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不同而造成。通过以上的三个例子,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及成因,而且印象深刻、历久不忘。
同样,在讲到陆地水的时候,可以顺便提一下上海近年来地面下沉的例子,使学生明白过量抽取更新速度慢、更新周期长的深层地下水会带来的危害。由于这个例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所以他们会很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中重视的不能只是课本内容的灌输,而应该考虑怎样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牢牢掌握学习过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用一些实例恰恰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在一开始,不一定能将一些实例用的很恰当、很应景,但是不断的探索必然会引领我们迈向成功。
二、典型例题分析模式化;复习过程尽力简单化
很多人都认为文科知识点简单易学,背背就可以了。事实上要真的全部死记硬背的话,只怕没有一个人能吃的消。光地理这门学科,高中有四本书,初中也有四本书,真正地理学的好的同学,不是靠背出来的,而是思考出来的。在地理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似的,象这些内容相似的知识点,我们就应该采取归纳整理的方法来简化复习过程,提取出一些典型的例题来作为同类知识点的范例,就象理科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
譬如,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这个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必然是从自然条件入手,而自然条件又可以分为气候(水分、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几个部分。根据这个模式,我们只要再考虑一下所要分析的地区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准确的对该地的农业区位做出评价。下面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江苏省的农业具有怎样的区位优势。首先,江苏省大部分的地区处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既属于亚热带,又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热、光照、降水条件都十分充足;其次,处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形平坦;再者原本江苏省土壤应为黄壤或红壤,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耕作后,当地的土壤已经发育成为成熟的水稻土,所以土壤肥沃;另外,长江为本地区的农业提供了充沛的水源条件。综合以上的阐述,可以得出结论:江苏省的农业区位条件较为良好:亚热带季风气候提供了充足的水热、光照、降水条件;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形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为成熟的水稻土。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社会经济条件(如科技水平、工业水平、水利工程等等)对农业的影响,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添加应当补充的部分。
当然,如果是分析商品农业的区位的话,我们还应该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农业的投入主要有土地的租金,产品的运输费用;产出则主要指市场的情况。一般如果分布合理的话,商品农业应分布在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的地方。
同样,在分析工业的区位时,也可以采取相似的方法,总结出一个模式。如传统工业的区位,一般要注意资源(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水资源)、交通、市场三个方面。
使用了上述的方法,学生就只需记住每个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就可以了,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学习、复习压力。
三、掌握地理学基础知识;探究知识点内在联系
在将典型例题分析模式化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所有的工作能进行的前提都是:我们必须熟知各个地区的自然特征,也就是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它们就好象是建筑房屋的泥沙一样,是基础的基础。就如前面提到的江苏省农业区位的分析,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江苏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才能做进一步的判断。
诚如很多学生所说的那样,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多而且,不过这些看似散乱的知识点,其实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借用地理学当中经常讲的两个术语:整体性和差异性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联系。任何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不同地区自然特征又是各不一样的。在一些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所以气候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因为是大陆性气候,所以降水少;因为降水少,所以风力作用强;因为风力作用强,所以多为戈壁沙漠地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揭示出这种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这些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达到较好的记忆、掌握效果,就象化学周期律一样,我们掌握了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我们就知道了钠和钾(最外层电子都为一个)的性质相近。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文科的教学方法、理科的教学思维都值得我们借鉴,只有在不断的摸索和探究中,我们才会不断的进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