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从写作中获取教育智慧

阅读:215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7/31 10:14:48

屈指一数,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度过了27个春秋,本学期已是第28年的开端.

28年的数学教育生涯,有太多的感触、感慨和感悟. 在日常教学中,受老教师的启发,我把这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东西记录下来,避免稍纵即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还是渐渐淡忘了. 而我呢,一直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1998年之前,虽然也写过一些县市级交流论文,但基本上是经验型、感受型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和自己的思想. 直到1998年初的一天,我读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著名学者肖川博士的教育美文,猛然醒悟:要将这些东西整理成文,争取发表.带着这种想法,开始了我的爬格子之旅.

1.探索、成熟、创新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要学会自己与自己比,因为自己与自己比就能看到明显的进步,从而充满前进的信心.”基于这种想法,我将我的写作过程分为探索、成熟、创新三个阶段.

曾记得,为了完成《数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一文,我学习了马仲林的《数学思维论》,翻阅了大量与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关的杂志,并多次向县教研室的老师和我校的前辈请教,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寄到当时的《数学教师》杂志,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期盼. 半年以后,此文终于发表在《数学教师》1998年第8期上. 看到两个月的辛勤劳动变成了铅字,那份喜悦与激动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 首次成功,倍受鼓舞. 之后,前辈们要求我每月写一篇寄出,我不敢怠慢. 可每次提起笔,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好不容易拼凑一篇寄出,却总是石沉大海. 尽管这与文体形式、杂志要求、时间安排有点关系,但主要还是论文的质量不行. 我开始反思:我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 某些教育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一种教育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偏差或不足?为什么学生对有的课兴趣盎然,而对有的课却索然无味?如此等等. 这时,我将思考的视角定位在课堂教学上. 以后的日子里,我定出了计划:听同行的课,总结其亮点和不足;主动上多种级别的公开课,自我加压、锻炼胆量;积极参加校、县、市、省各级的优秀课大赛,磨练自己、学习别人、提高层次. 2000年参加省优秀课大赛和2001年参加省教坛新星评选的课例,通过加工整理,都在具有CN刊号的杂志上发表. 当然,在参赛和写作的过程中,少不了学习与之相关的教育理论、教育经典和大师的著作,少不了坐冷板凳,少不了前辈的指导与帮助.

1998年到2001年这四年中,我在写作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成果不多,应该说是在探索阶段. 那时,我最深的感受是:凡是通过深入思考、反复推敲、费时较多,又有独特思想的文章往往能够刊发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带着问题去听. 留心观察、细心收集每一次活动中的火花”,并与自己的思考碰撞. 每一篇作品的问世,我都按确定主题选择素材建立框架形成文字反复修改的步骤进行.于是,就有更多的长、短篇见于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 作品不仅涉及数学教育、数学课堂设计、数学新课程、数学高考研究、心理健康,还涉及到教育随笔、读书心得、人生感悟、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如《取值范围到底是多少》发表在2002年第9期的《数学通报》上,《一壶水的启示》发表在2003年第7期的《思维与智慧》上,《距离在于读书》发表在2004年元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高考考查函数问题的新视角》发表在2004年第5期的《数学教学》上,《解导数题常见的八种错误》发表在2004年第5期的《中学数学杂志》上,等等. 由于前四年的积累,2002年到2005年这四年中,成果比较丰厚,数量上、广度上、深度上、层次上都来了一个的飞跃——直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我自认为这四年是我写作的成熟阶段.

2006年到2009年这四年中,我仍然坚守写作阵地.为了提高理论水平,我又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班的学习和多次的国家、省、市级培训,对教育和新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如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开启学生的数学心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数学教学的方法是:兴趣驱动,使学生不讨厌我的数学课(这就是成功);教育理念是: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学风格是:用自己知识的魅力、智慧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感动学生. 教育信念是:学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这四年我自认为是我写作的创新阶段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最深的感受是:所写文章一经投稿总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正所谓只要愿意伸手,就能摘到桃子”.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永无止境,我还要不断努力!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