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创新和变化——兼谈复习策略的调整

阅读:269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5 8:28:18
2010年新课程高考试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各种专业期刊和媒体对试题的内容、特点、功能和命题走势等作了多方面的释读。但纵观这些文章,对试题发生的新变化和深层的创新实践认识度不高,忽视了新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发展对高考的深刻影响,低估了命题改革的力度,也就无从把握高考改革的根本方向。
正如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一样,高考命题也是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前行。诚然,为了保持稳定,这种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考命题改革理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高考改革关系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高考命题的改革应该承担起课程改革甚至是教育改革的引领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2010年新课程的高考试题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已经透露了命题者一些创新实践,从中可以捕捉到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变化。
一、试题设计的新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高考命题的改革,试题编制的形式越来越科学,考查的功能也日益增强。在多元化命题的形势下,各省市试题相互借鉴,并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命题功能不断加强,命制出了一些标志性的好题目,如2010年山东卷第27题: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相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从命题形式上看,该题的设计特点之一是材料呈现采用主题词形式,每段材料前以主题词引导。这种命题方式借鉴了2009年北京卷的风格,而2010年北京卷延续了这种风格。这一“巧合”的背后是这类题目设计的人性化,“主题词”对学生的思维和作答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突出了考查的主题。
该题的设计特点之二是借鉴仿效上海题,在提示主题词的情况下,要求撰写短文,从而使已消沉多年的小论文题复活,从而强化了历史表达和阐释能力的考查。
从考查功能和内涵上看,该题的设计特点之三是题目体现了“通过一个历史事件,立体挖掘”的综合考查设计思路,材料古今贯通,中外结合,特别突出对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指导作用,对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实行了考查,体现了对新课程标准的全方位落实,较好体现了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从而实现了由平面考查到立体考查的转变,由知识综合到能力综合考查的转变。
该题的设计特点之四是在评分标准上,还采用采点评分与采意评分相结合的方式。
可以说,山东卷第27题在高考命题上,是一道与1989年“山东”题、200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题一样的标志性试题,对今后高考试题的命制与高考复习会产生深远影响。在以上设计特点的背后,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以命题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为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学习历史提供空间,倡导学生在多样性、开放性的环境中探究历史问题,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要应对这种变化,须进一步全面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改变目前高考复习中,只重视考纲和考试说明,忽视课标的落实和运用的倾向;改变只注重知识和能力,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倾向。因为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必定全面落实课标,课标同样是高考复习的指导性文件。复习中应渗透问题意识,利用相关典型性、拓展性材料,将学科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认识水平。注意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能正确地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步提高。
二、评分标准的新变化
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即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的目的由以甄别与选拔转向辅以激励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为宗旨,评价维度由单纯的知识与能力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评价的方法由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答案转向重视个体的认识和理解的多样性的相对评价。今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27题对此作出了突破,采用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阅卷方式,即分层赋分方式,如山东27题第三问撰写历史短文的评卷要求是:
(3)(10分)评分标准

要求    项目
等级
主观观点
 
史论结合
 
逻辑表达
 
紧扣主题
观点合理
( 3 分)
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
( 4 分)
条理清晰
合乎逻辑
( 3 分)
符合主题
观点基本合理
( 2 分)
只罗列史实
史实基本正确
( 3 分)
条理较清晰
基本符合逻辑
( 2 分)
基本符合主题
观点不够合理
( 1分)
史实不够准确
( 2 分)
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
( 1 分)

另外,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40题第三问“恩格斯对‘历史前提’的认识”题。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是:第403)(13分)第一等(13——11分)(1)观点明确;2)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3)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10——6分)(1)观点较明确;(2)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3)论述较充分,表达充分。第三等(5——0分)(1)观点不明确;(2)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3)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这种新的评分方式是借鉴国外SOLO评分法(或称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通过采意,实行分层,按照考生的思维层次,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从主观观点、史论结合、逻辑表达三个方面,分三个层次对考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分。其实,早在1996年全国高考试题第44题第三问“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评价”题,即采取了分层采意评分的办法。从2006年开始,广东在个别主观题的评分办法中开始了采用分层采意的尝试,而上海从2008年开始,对个别主观题明确采用了分层采意评分办法,今年采用这种办法的范围继续扩大。虽然这种赋分方式仅占很小的比例,多数还实行采点计分,但这种创新性变化却代表了评分标准的新趋势。
分层采意计分是国际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探索对高中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意义是深远的。以往的采点计分只要识记知识点并进行整合和准确的表达即可应对,是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而分层采意计分则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和分析,进行知识迁移和升华,更突出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那些死记知识点的学生和只教知识的教师是不可能应对的,其推行势必推动新课程理念的普及和深化。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强这种新的评分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是研究solo评分法的专家,已发表了数篇相关论文,要认真研究这些文章,理解其真谛和内涵;还应从实践上借鉴上海、广东实施分层采意评分的经验和做法,并将其与高考复习和评分实际向结合,建立起像以往应对材料解析题那样的答题模板和程式。当然,要适应这种新的评分方式,不仅在技术手段上努力,更重要的是做到基础知识巩固、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提升。
三、新史学观念的指导作用增强
历史新课程针对传统课程教材严重滞后、多年不变的状况,积极引用新的史学观点,体现了新课程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由高校学者组成的高考命题组,关注学术进展,注重新史学观念的应用,突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往年在这些方面已经作了很好的探索,而今年的命题在这一方面尤其明显,如前述山东文综卷第27题除了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外,还通过对“发现美洲”和“两个文明汇合”、“两个大陆相连”的认识,直接考查了对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山东卷第11题“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认识”题,直接考查了对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认识和理解。其他省份的命题也普遍突出了新史学观念的指导,如安徽卷第19题“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作用”题、福建卷第38题“中国与西欧GDP发展对比”题、海南卷第25题“对世界历史的解释”题、江苏卷第22题“辛亥革命”题、第23题“苏联海报”题等。
新的史学观念的应用解决了高考命题的立意问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反映了历史学科的进展,对一些重大的史学问题和具体史实进行了及时的修正和阐释。教师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关注史学发展的进程,要树立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的意识,并逐渐渗透到日常的历史教学和备考复习中,引导学生多视角认识社会和历史,多维度构建历史体系,多线索梳理历史进程。要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新史观的运用,绝不排斥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历史唯物史观仍是阐释历史现象的主要依据,在复习中仍要坚定不移的恪守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理论,都是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加强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四、对历史学习方法的考查
2010年高考各省份普遍出现了一些并没有列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新考点。比较典型的是江苏卷第23题第(2)问: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略)(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其他如江苏卷第24题第(3)问“历史研究”的原则、安徽卷第13题“茶的起源问题探究”题、第14题“柳宗元观点”题、福建卷第17题“历史研究的原则”题、海南卷第24题“历史评价”的原则题、湖南卷第35题“史料辨析”题、四川卷第2223“史学方法”题等。
这些考点的共同点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历史学科能力。新课程成败的“试金石”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的做法,以专题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多视角、多层面、多类型、多形式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这对高考命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试题的取材上逐渐脱离教材的限制,从更广阔的领域里,选取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素材;设置新情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增加开放性试题,答案更具有选择性,合理答案都可以得分,有创见的答案加分,更为考生留下发挥个性的空间。今年研究性学习和史学能力包括史料辨析等题目的进一步增多正是对新课程这些理念的回应。
这种命题方式又从侧面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要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要自觉践行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摒弃旧的学习方式和复习方式,确实实现新学习方式的转变,运用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转变知识落实的角度,改单纯背记结论为理解结论,还原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初步掌握利用材料、运用证据、让事实说话的历史思维习惯
五、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考查方式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中贯彻“选择性”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自实施新课程高考以来,在选修模块考查中,多采用“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方式,即从各选修模块中独立命题,再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个模块作答。这种方法从技术上解决了选修模块的命题问题,但从实践上看,其弊端颇多:第一,增加了命题量,拓展了试卷的长度,不便于试题阅读量的控制;第二,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割裂了知识的联系和综合,不利于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查;第三,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不利于新课程的推行,多数学校和考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只选学一个选修模块,实际上人为造成选修课的淡化;第四,选修模块试题难度不平衡,以山东为例,因为多数学生选学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各地各类考试中命题率高,又因为内容少,很多考点重复命题,势必提高难度,今年山东卷选修(一)的题目(山东卷第33题,难度系数0.38)比选修(二)(山东卷第34题,难度系数0.45)、选修(三)(山东卷第35题,难度系数0.45)的难度明显大。
从去年开始,个别省市在这方面作了探索,选修模块不再单独命题,而是按一定比例,采用必修、选修混编的方式命题。今年,安徽、广东、浙江、北京、天津都采用了必修与选修混编的方式命题,天津变化最大,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直接分开命题。选修模块的这种命题方式有扩大的趋势,据相关信息分析,部分省市2011年高考在选修模块的命题方式上将适当调整,实行必修、选修混编命题。
这种变化趋势,启示我们应该调整高考复习进度和思路。首先按照高考应有利于新课程推行的要求,尽量开全选修模块。其次,在必修课学习时,适当穿插选学选修模块的内容,如选修(二)“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可与必修I、必修III相关专题结合,这样,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扩大了课程资源,加强了知识的综合和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引领高考命题方向的上海试题,在试题设计的创新方面已做了更多的探索,但限于篇幅,本文并未涉及。
纵观今年各省市的高考命题,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各省市的高考命题专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课程向新课程命题的转变,勇敢地承担起以高考为新课程领航的使命,既秉承传统,又积极创新,新中求真,稳中求活,深刻的阐释新课程的内涵。而我们身处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线,也应该乘着课改东风,为学生负责,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负责,认真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改革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田家伟∕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256400;袁兆桐∕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255030.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yuanzhaot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