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高中新课程教材内容比老教材有很大变动,教学理念突出师生双赢,教学方式倡导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在各学科的改革中,历史学科的变化最大,不仅教材体例与往年大为不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更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有利于学生终生成长为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探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实践,并不断和学生交流探讨,总结了下面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有效教学要建立在对学生知识结构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世界观,价值观等实际状况与我们当年有很大的差异——尽管我们高中毕业也还不到十年),甚至和前面的一届学生都有很多不同之处。我们一定要尽量了解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要适当了解学生初中其它学科,现阶段高中其它学科所学内容(尤其是与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的语文、政治、地理学科)。只有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讲授内容如果超出学生知识水平太多,学生基本上很少感兴趣,那就更不用谈教学的有效与否了。这一点笔者深有感触。
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问诱发思考
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启发诱导的原则,紧扣教学三维目标,结合具体对象,层层设问。使学生可以“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启发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探究知识,让这些知识逐渐迁移同化为学生的认知。
三、有效教学要注意讲解内容有所取舍
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之间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多年的学习,学生习惯的是接受;多年的教学,教师习惯的是讲解。新课程下,教师应该做好引导着、指导者的角色,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讲解内容一定要精心取舍,内容如果太难、太深,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样的结果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吃力不讨好”。反之,历史教学内容太简单,学生误以为历史很简单,没有认真听讲的必要性,从而也忽略了教师讲解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拨,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教师的讲解主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对许多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对学生乐意自己去尝试解释的历史现象即使教师能够讲得很精彩很清晰也一定要把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运用技能。
当然,有效的教学需要成果来检验,现阶段最直接的检验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笔者所带班级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其中一条就是落实不够,有些知识能讲到,讲清,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真正掌握并能牢记。教学有效性的检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真正的检验阶段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有效的课堂,或者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通力合作,共同创造,我们从学生对选听的一节高效课的感想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努力、学生的诚恳,也能看出学生对高中教学的逐渐适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个人认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重点知识要讲到,难点知识要讲清,考点知识要提醒,课程重难要点明。要讲到,更要保证落实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