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案例: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氨气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
二、设计思想
本节教材是学生学习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硅、氯之后。通过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元素的学习方法。氨水的碱性已经在初中化学中介绍。本节教材介绍的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
新教材高一化学的学习主要以实验为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主要以记忆为主。理论指导化学的学习在高一上必修1的化学学习中有所削弱。我在“用教材教”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进度作了一定的改变,在金属元素学习完后补充了物质的电子式和化学键的有关概念。根据化学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在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第四节的氨气结构和性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电子式等概念。从氨气分子的性质学生讨论得到氨分子的结构,又由结构学生讨论得到性质,学生学习在理论联系和严密的逻辑推导中进行,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设计的单喷泉实验,根据单喷泉的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双喷泉实验,学生进行思维论证和实际实验操作验证。理论推导,培养了学生探究化学现象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化学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化学物质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必修2物质结构的学习提供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氨的结构、化学性质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氨的性质的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氨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渗透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对氨的性质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模型、假说的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氨溶解性、还原性的实验分析,体验科学模型和科学假说的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 氨气的结构、化学性质
五、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和学
六、 教学准备
视频实验,氨气用干冰液化。
浓氨水、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圆底烧瓶 、弹孔橡皮塞、烧杯、导管、氨的催化氧化的装置
七、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今天我和同学研究一下氮的氢化物氨气的有关性质。请问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触过氨气吗?
[学生]没有接触过。
[教师]大家对于日常生活中有些现象司空见惯,但没有真正的探究。比如厕所的小便池,在夏天能散发出一种刺激眼睛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氨气。这是由人尿中尿素受热分解产生的。
(设计目的:从日常生活中引入使学生感觉化学与生活相关)
[教师演示]现在有一瓶浓氨水,大家闻一闻,该气体的气味是否熟悉。提请学生观察氨气色、态、味。
[学生]常温下,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投影演示]视频实验,氨气用干冰液化。
在试管的底部可以观察到呈液态的氨。
[投影小结] 常温下,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易液化。
[演示实验]下面我们研究氨气的溶解性。
氨气的喷泉实验:
(1)打开弹簧夹,强调没有现象产生
(2)挤一滴水,形成喷泉。
[教师]打开弹簧夹,没有喷泉;挤一滴水,水为什么往上喷呢,形成喷泉呢?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形成喷泉的原因?
[学生]外界大气压大于烧瓶内的压力。
[教师]为什么烧瓶内的压强降低了?
[学生]氨气极易溶于水,气体量减少了,压强降低。
[投影补充]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设计目的:将喷泉形成的原因设计成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的由表及里分析推理能力)
[教师]根据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观察此装置
看看谁能用简单的方法做成喷泉实验?
[学生]讨论回答。
方案一: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方案二:将连有导管的塞子取下,用手捏挤弹簧夹的上半部分乳胶管吸取水,然后插入原底烧瓶中,再弹簧夹的上半部分乳胶管,向园底烧瓶中挤入水,形成喷泉。
方案三:打开弹簧夹,用干冰冷却园底烧瓶,形成喷泉。
方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