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2010年高考政治高频考点解析(一)

阅读:205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9/29 8:39:39
 
高频考点(1)
1)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温馨提示记住要学会逆向使用和考虑
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东部振兴战略等;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扶贫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中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发行国债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面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动;存贷款准备金率的变化。
第二,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其好处是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三,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行政手段要奏效就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但是,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行政手段,因为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容易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硬着陆与强行起飞交替出现容易使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往年真题
1、(09.海南卷.2)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地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9.浙江卷.26)民营经济在建设浙江经济大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众多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D.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3、(08.全国.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4、(08.全国.262007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A.在于信息公开控制香蕉产量    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     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5、(08.北京卷. 2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08.宁夏卷. 14)维持市场平衡健康发展,防止股市泡沫,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当股市增长过快时,政府可采取的调节措施是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降低利息税
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                扩大基金发行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08.天津卷.34)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A. 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8、(07.宁夏卷.1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
A.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     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
9、(05.北京卷.27)一般来说,当经济发展过快、物价上涨幅度过大时,政府为抑制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手段是
A. 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税率     B. 减少货币供应量,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税率     D. 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10、(05.广东卷.31)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民工荒,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又存在着部分劳动力富余的问题,这一现象说明:
市场机制已经失灵,这一矛盾需要运用计划机制调配劳动力资源来解决
这一矛盾应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来解决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这一矛盾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矛盾只能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来解决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05.北京卷.28)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不同行业采取了不同措施。如国家继续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而对部分住房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农业和房地产业采取不同措施,是政府在
弥补市场调节资源的缺陷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经济活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ABADA  BDBDC  D
高频考点(2)
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客观因素: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主观因素: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宝华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重点)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高考真题
1
、(09.浙江卷.25)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9.上海卷.3)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3、(07.全国卷2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4、(07.江苏卷.26)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入减少。这启示我们
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5、(07.上海卷.9)十余年来,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规定,在最低工资标准调控问题上,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提高政策。这体现了
生产决定分配           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内因与外因辩证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07.山东卷.18)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选项是
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
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08.江苏卷.14)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8、(08.广东卷.2)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9、(08广东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10、(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11、(09.全国26)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61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12、(09.广东文基.5)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做法是为了
A.增加零售商利润          B.保护塑料袋生产商利益
C.降低消费者对塑料袋的需求     D.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3、(09.上海卷.5)历史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有可能进入以居民购买力充分释放、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为特征的快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312.6美元。为了有助于实现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可以实行的措施是
A.控制银行消费贷款规模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C.提高消费品的零售价格       D.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
14、(06.北京卷.26)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平均教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积累增长较快           人口数量增长
居民储蓄增长较低快        物价基本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DDCB  CCACA  BCBD
     来源:网络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