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是感性的,“爱”是最能引起他们达到全身心陶醉状态的情感体验,感受也最深。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教材的内容,有的放矢,让学生“爱上”语文。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借助教材的主旨(或“形象”)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弄懂课文“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的亮点在哪”,“我们该吸取些什么”这类问题。如在学习《哦,香雪》时,在了解了小说的主题后,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主人公香雪这个具有“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的少女形象入手,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描写,体会作者铁凝的清丽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特色,探讨其艺术手法,从而为以后的写作实践积累技巧、经验。由于学生对“香雪”有着美好纯真的心理认同,当然也就很乐意去文中寻找答案。虽然,答案是见仁见智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探究的气氛就自然而然地营造出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就相应的积极主动起来了。
同样,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包括试卷中的文段阅读)中,如果充分注意到“神”与“形”的辩证关系,那么就可以少走“弯路”,直奔“主题”。如在一次平时测验中,有一篇题为《庄周的燕子》的哲理故事,文段后面有一个问题是:“本文主要写的是燕子,题目却是‘庄周的燕子’,请结合本文主旨作鉴赏分析。”本来,只要弄懂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抓住其蕴含的哲理(燕子的智慧其实就是庄子的智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可是,有些学生由于不能理解文段所蕴含的哲理,结果却说是“因为是庄周第一个认识到燕子的生存智慧的,所以……”诸如此类的误解,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文段的主旨把握不准确,理解不到位,没能融入文中体味作者创作的情思,才有此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可见,如果平时不能很好的多从“因文解道”“因道悟文”这些方面下点苦功,注重情感体验,那么,新课标要求的“能力培养”,“探究性学习”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了。
三、延伸课外,走进生活
有人说“人才不是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一种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这句话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却道出语文教学的一个特点: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但还不够,还要延伸课外,让学生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化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课堂以外的广阔天地,对于一个人才的成长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开拓时空,挣脱传统方式的束缚,充分把课堂、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抱怨“无话可说”或者“不知怎么说”;即使有些学生能够写出一点东西来,但也往往出现了或干瘪乏味,或没有思想深度,或是没有个性等情况。一般认为,这是生活积累欠缺,写作能力不高造成的困境。事实上,很大的原因是学生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带着一颗善感的心,到生活中去感受、体验,主动汲取生活营养,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果学生懂得了这个道理,有了相应的语文能力,那么,“无话可说”或者“不知怎么说”的尴尬就必将成为历史。如杜甫的七律《又呈吴郎》,表面上是诗人写给他的一位吴姓亲戚的,所述之事也极为琐碎,劝说他让“西邻”老妇“扑枣”,如此而已。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历代评论家均普遍认为这是杜诗中最具人民性的一首诗歌,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又如《哦,香雪》中的主要情节,描写的无非是一个封闭的小山沟中,一个叫香雪的女孩和她的伙伴们的一些极为普通的生活片断而已。但也正因为小说反映了极有独特韵味的山村生活,展现了山里人那纯朴而可爱的精神风貌,富于时代气息,才能那样的感动一代读者,使到作者铁凝一举成名。如果学生明白了文学与生活的这些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有着真切的生活体验,那么,他们就不难体悟其主旨。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其实生活与创作关系就是这么密切,平时司空见惯的小事就是绝好的素材,伟大作家之所以特别,无非是多一双眼睛,多一颗心,多一点实践而已,其实“我也能!”至此,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了,如果能趁热打铁再加点方法指导,让他们走进生活,去寻找,去感受,去体验生活的味道,就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写作的困境就水到渠成地得到突破,教育教学任务也就得以落实了。
实践证明,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情感体验”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于落实“大语文”教育理念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当前提倡的新课标要求,说到底还是这一思想理念的体现。任何纯粹搞形式主义的做法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只能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一种肤浅而片面的解读。只有始终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发展,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从而确保语文教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的生命。